為人務本 做事求真
---依托本土資源 構建本真教育
大蒲柴河鎮中心小學校 夏長清
[摘要] 落實教育的根本任務“立德樹人”,讓學生認識腳下的土地、了解自己生活的空間及群體,從而激發愛家鄉、愛祖國的民族情感,明確自己生存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。構建農村學校教育模式,實現本真教育。
[關鍵詞] 本土資源 人本 事本 本真教育
基于社會發展的背景,梳理學校歷史,突顯學校特點,結合地域資源特色挖掘學校文化發展之“根”,審視學校文化發展走勢,構建本真教育。讓學生認識腳下的土地、了解自己生活的空間及群體,從而激發愛家鄉、愛祖國的民族情感,明確生存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。構建本真教育的實踐策略、課程及文化形態,形成農村學校教育模式,全面提高學生核心素養,促進教師整體發展,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,讓學生、教師、學校真實、健康、和諧地成長。
一、 本真教育的提出
依照教育局特色辦學要求,結合校情、學情開展此項工作。
一是資源優勢:物質資源豐厚,可以便捷地走近自然,開展 “接地氣”的教育;民風淳樸,地方特色生活習俗傳承與發揚;有紅色教育基地,抗聯人物的輻射影響等可挖掘的教育資源。
二是學情所迫:現狀“嚴峻”,有的學生不會剝雞蛋皮,分不清韭菜和麥子、鎬頭和鋤頭,黃瓜從蒂巴開始吃……孩子多是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,根本不知道珍惜,不知道感恩。孩子不聽話,不愛干活,不愛學習。因為忘記了根本,沒有努力追求的動力,十足的“空心人”。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,首先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人,增強責任意識,培養真、善、美的品質。
三是教育使然:陶行知的“生活教育論”及陳鶴琴的“活教育論”讓我們再次對教育審視。我國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,著名教育、文化學者楊東平認為:基礎教育應立足本土,來源生活,如果只是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和統一,將成為缺乏生活聯系的無根教育。立足生活,根植本土,無處不教育,教育無不真實。
國家的強盛寄情于中國夢、核心價值觀,學校發展也要有核心價值。挖掘學校建設之“根”,確立教育發展之本:“為人務本 做事求真”為宗旨的“本真”特色教育落地生根。
二、 本真教育的內涵
“本真教育”是對教育的一種美好理想與不懈追求。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,立本:《論語》“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”。立本就是教育要尊重生命的本態,遵循生命的發展規律。求真 :陶行知說:“千教萬教教人求真,千學萬學學做真人?!背缟锌茖W,追求真知,堅持真理,真實誠信,追求真才實學。是一種是回歸教育本義,完美統一的人的個性化、社會化的教育,在尊重生命本態的前提下,以人為本,務本向善,是回歸自然本色的教育。
大蒲柴河鎮中心校始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,老一輩大蒲柴河人艱苦創業、意氣奮發、合力辦學,成為教育發展之本。 學校從教育教學質量、生態建設、特色發展上不斷謀求新思路,務實而行,孕育了許許多多的文化之根,它可以涵養、沉浸、潤澤我們的學校,讓農村學校擁有文化根基,為學生提供自然的、真實的成長空間,促進學生的長足發展。
三、本真教育的路徑
1.思想是行動的指南:圍繞本真特色教育,樹立學校發展的旗幟,確立?;?、校樹、?!盎ā?。?;眨簶銓崯o華的蒲公英,由P與X即“蒲小”首字母組成; 1937是建校年,是起始點。從這里出發,不忘根本,寄寓著簡單的快樂,時刻準備紛飛。?;帐菢酥拘晕幕?,人人戴。校樹:山里紅,將其“雕琢”,使之形態各異,喻名“守望、飛翔、舞”等,一校一樹,一樹一名,以樹喻人,獨樹一幟。預示個性十足、朝氣蓬勃的孩子們。?;ǎt豆杉):松柏有本性,風霜其奈何。不失花的婀娜,平增花的傲骨,似傲雪寒梅,似迎風秋菊?;ㄅ枥镌圆怀鰠⑻焖?,他年它將和學梓帶上蒲園這一段美好,從蒲小出發,去沃野、去四海!
2.行動是理念的展現:成立領導小組,制訂本真教育工作規劃,確立目標、內容、方法。本真教育目標:立本真之志、展本真性情、行本真品質、做本真師生、創本真特色、塑本真蒲小。內容:傾力于本真園舍、傾情于本真學生、傾心于本真教師、傾重于本真課堂、傾注于本真管理。學校所有工作納入本真教育之中,編寫本真教育校本教材、本真源校報。
3.品牌是發展的靈魂:打造本真教育“一字品牌”,本真園舍:一樹一名、一石一品、一物一意、一景一情;本真教師:一堂好課、一技之長、一身正氣、一世清明;本真學生 德真:一個好身體、一項好技能、一身好習慣、一世好品性;智真:一筆好字、一手好文、一副好口才、一生勤思考。
四、本真教育的實踐
1.傾力于本真園舍 依地域特色構建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校園文化,集綠化、美化、經濟化、教育化于一體。強調“通自然,得天趣”,藝術熏染中“天真馨露”,充分體現真性情。
從山上移植云杉、紅松、山里紅,師生帶來花卉,就地取材景觀石:守望、路在腳下、勁草等涵詠四季意喻深遠。自制垃圾箱,退休老師用廢料做的亭子,雖非精雕細琢,卻蘊含了濃濃的情、深深的愛,這正是本真教育的初衷。松、樺組合的“真意林”,諧音“珍憶”,引自陶淵明《飲酒》“此中有真意”。樺喜水,松耐旱,相依相伴草木情。草木有情,人間有義,徜徉在路上,愉悅在心上。
“真藝坊”中老物件,水車、石磨、鐘表已成為“歷史”,卻承載著時代的印記。自制班牌,多寶閣匯集根雕、標本、樹段等特色作品。懸掛本地特產山野菜、山藥材,讓學生耳熟能詳。植物莖葉、籽粒、蘑菇等師生自制作品,慧心與技巧并存,創意與美感同在。孩子們的“金秋”之作,滿載童真、童趣、童心,是孩子們意趣揮灑的自留地。
一景一物皆寓意,一草一木總關情,握家鄉的根,成教育的本,以“本真”特色建設增景添樂,提能怡情。讓根植在這里的師生平添一份真情,一份快感!這里是快樂老家,是智慧開啟之源,是“真我”奔放的沃土。
2.傾情于本真學生 創設真實的成長環境,讓學生真實自主成長,使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健康的體魄、完整的人格。如養成教育的推進、“大德敦化 本真蒲小”校內外實踐活動,尊重學生的天性與個性,激發人性中的真善美!真正把良好的東西積淀成為素養,成為成長的內驅力。
在“真意行”活動中開辟小片青、實驗田、百草園等各班勞動實踐基地,體驗勞動之辛、收獲之甘。開展特色班建設,開辦“真藝閣”少年宮活動,薩克斯、琴棋、根雕、書畫、鼓類、球類、科技等20個藝術小組,聘請延邊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教剪紙,琴行的老師教樂器,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。
開展“重走抗聯路 承先輩遺志 塑本真師生”活動,在抗聯營地體驗生活,編排本真扇,師生同演,與幼兒園手拉手徒步進警營,激發學生愛家鄉、愛祖國的熱情。端午節給敬老院、森警隊捐雞蛋,清明掃墓,兒童節匯演、十一演講等傳統節日,教育學生明德守禮,言行有品。評選書香班級。吃水不忘挖井人,建立功德榜。參與敦化愛心義工聯合會活動,鼓勵學生助人為樂,為失火、貧困學生捐款捐物。播種愛心,收獲溫情,引導學生尋找真正的“美”,弘揚本性的“善”。
3.傾心于本真教師 給予教師發展的動力是尊重,站在尊重生命的高度尊重教師,從而將人的“本質潛能”激發出來,讓教師“他我”和“自我”共存,回歸生命本體,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。
以活動促成長,開展新任教師才藝展示、讀書匯報、基本功、課標知識、辯論演講、導入設計大賽等,夯實基本技能,打鐵還需自身硬,教師一技在手工作更有信心。以研修促提升,教研組分層按主題深入研討,老中青教師三代結對,新上崗教師有老教師坐班,一年后逐步放手,本土“一帶一路”,讓新手少走彎路。營造務實和諧的教育氛圍,情誼與技能雙贏,提高教師真本事。
開展“夸優學長”活動,用本校最美教師曹秀云、吉林好人滕志凡、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劉美玉、大德工匠陳金貴等事跡,激發教師工作熱情。開展教師文、體活動,激發教師活力,流淌教師真性情。在“真憶坪”活動中,增強凝聚力,提高“戰斗力”。
4.傾重于本真課堂 回歸教學本真,追求真實、樸實、扎實的課堂本色和簡約、靈動、實效的課堂境界。以學生真實、真正的發展為起點和依據,堅持“真教、真學、真發展”, “以學生為本”,把課堂真實地還給學生,目標小一點,過程實一點,方法純一點,簡簡單單教書育人,這樣的課看起來樸實,卻不失精彩。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,是“真詣堂”!從兩處入手:
點:在一年級以閱讀為切入口的語文主題活動正式開展(順應當前考試形式,也想真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)實行課內海量閱讀,增加文化知識儲備,提升學生語文素養。
面:課前(預習)、課中、課后(復習)三管齊下,如果預習、復習做不好,想要課中的效率往往孤掌難鳴?,F已具體落實了課前課后準備工作,今年從課中抓起。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,教師的主導地位先行到位,所以從導語、導知、導展、導練四導入手,實現四真,真求、真解、真展、真練。
同時開啟本真課程,教師根據自己所教學科,依據傳統文化,結合本地資源,融入現代元素,確定一個研究主題:(如表)邊做邊研究,使學生心智、體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,例如滾鐵環可以增加運動量,鍛煉身體平衡性、協調性及眼力,群體玩可提高社交能力,學生在游戲中可以創造性設計游戲規則,調動多種感觀參與,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。
科目 |
內 容 |
項 目 |
備 注 |
體育 |
傳統游戲活動 |
滾環、跳皮筋等 |
逐年推進其它項目 |
音樂 |
東北民間曲調賞析 |
東北號子、二人轉模唱 |
各學年不同 |
美術 |
傳統手工藝制作 |
捏臘花 |
不固定主題 |
綜合 |
實踐活動 |
木耳基地、包餃子 |
不固定主題 |
品社 |
紅色資源的挖掘 |
周保忠 陳翰章故事 |
抗聯故事系列 |
家鄉 |
地域資源的了解 |
富爾河 |
山、水、習俗等 |
…… |
…… |
…… |
…… |
教育小天地,生活大課堂。孩子們其樂融融包餃子、吃餃子,分享餃子,每個辦公室都嘗到。在家不吃餃子的都說好吃,吃到肚里,甜在心上,收獲的不僅是技能,家的感覺、分享的快樂……捏好的臘花。在傳統游戲活動中孩子真跑、真跳、真練,實現了真開心、真快樂、真幸福,身心愉悅,身心兩健。在“六·一”的傳口袋比賽中一年級孩子能同時傳三個,滾鐵環也有模有樣,給孩子一個舞臺,他將還你一分驚喜,潤物無聲,只需踏實去做。
5.傾注于本真管理 制訂本真教育發展規劃、階段目標、實施細則,成立工作領導小組,實施精細化管理,建章立制,學校全盤工作納入量化考核,作為個人評優選先的依據。教師分塊量化,綜合評定。全面開啟“蒲園真記”學生評價,從德真、智真、藝真三方面,學生、班級、學校三層次進行評比,設置“真益臺”團隊比拼區,“本我小天地 真我大乾坤 渾忘世間物 攜手朝陽路”。設置“真秀峰”:“海到無邊天作岸 山頂絕頂我為峰 暢游學海悟真知 泰然若山有本性”學生道德長跑馬拉松展臺,班級日評周匯總,月上報到學校,攀登到山頂記錄在“巔峰聚首”和“登峰造極”中,從頭再開始,六年持續進行,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和自我約束的控制力,如果能跟蹤學生到中學、高中肯定大有裨益,可以嘗試。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,打好底色,家校從圖、文、聲像三位一體記錄學生1-6年級成長印跡,這將是孩子人生中一筆不可復制的財富。
完善家校共育機制,開學第一課家長全程跟培,完善家長委員會,發放聘書。家長參與到日常管理及大型活動中。請專業人員召開親子家長會,家長孩子都流下了熱淚。饋贈以真,還之以誠,是育人之本。
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,教育大計,育人以真。從娃娃抓起,幼兒園與小學一以貫之。中學也加盟打造一體化本真教育,避免夭折,梯次化教育成果初顯。
五、本真教育的思考
出色源自本色,強者強自內心,做回真實的教育,成就幸福的人生,努力實現李元昌教授的贊譽“小樓藏錦繡 鄉土育真人”。在社會教育大環境下,如何排除干擾摒棄弊端,讓師生只汲取有益因素而正向發展,立足“本我”,使“小我”成長為“大我”,理想與現實還有距離。期待本真教育真正為師生成長奠基,為教育發展助力!更期待業界人士給我們以思考。
參考文獻:
[1]《論語 學而篇》
[2]陶行知:生活即教育理論闡述
[3] 陳鶴琴的“活教育論”中的活教育的課程論